基因编辑婴儿持续引发热潮,11月27日,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也如期在香港大学开幕。来自各界的专家学者,针对基因编辑等相关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持续跟踪大会进程,其中最受关注的仍是基因编辑婴儿的政策层面问题。
“为了人类的繁衍,在进行相关的生物学研究之前,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相关公共政策的颁布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限制作用,”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翟晓梅表示,“关于研究的常规申请应该在政府的可允许范围之内进行,应该考虑到技术和安全因素,并且将道德因素考虑在内。”
来自塔斯马尼亚大学Dianne Nicol则表示,基因编辑胚胎的研究似乎很难去放开,在监管层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改革仍然需要时间。
一旦被确定基因编辑能够对某些疾病如艾滋病进行免疫,那么或许会有更很多的人跃跃欲试。如果这一行为在自己的国家不被允许,跨国界进行基因编辑的问题又将如何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Hervé chniwes表示,在法国,使用配子需要进行层层许可,违规进行会被起诉,因此,是不可能存在这样的研究的,并且,如果法国的备孕夫妇去他国进行基因编辑,回国之后是要被起诉的。
他还表示,希望我们能够团结起来,共同组织、促进科学道德框架的建立。不仅需要专家学者的努力,还需要公众及媒体的推动。
在27日的会议接近尾声之时,针对如何制止疯子般的有钱人私自通过基金编辑制造出超级人类,此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起作用的疑问,与会学者做出回应,随着技术的成熟,利用生物学手段攻击这种行为是很难控制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加专业的政府部门来监管,而媒体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根据基因组学官网发布的议程显示,贺建奎28日中午将参加Human Embryo Editing的讨论,其参会头衔单位仍然是南方科技大学。
针对贺建奎是否会准时参加28日上午的会议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送两封中英文邮件给峰会秘书长陈成城先生,但是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
有消息称峰会筹委会主席大卫·巴尔的摩今日表示,“我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时间邀请贺建奎参加会议的,也不知道他的说法是否真实,明天他将公布他的研究数据,我们到时看。”不过,巴尔的摩也表示,从贺建奎的学术记录来看,他是够资格来演讲的。
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对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今日已经做出回应。徐南平表示,2003年颁布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规定,可以以研究为目的,对人体胚胎实施基因编辑和修饰,但体外培养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开始不得超过14天,而本次“基因编辑婴儿”如果确认已出生,属于被明令禁止的,将按照中国有关法律和条例进行处理。
根据贺建奎Facebook账户显示他和曾艳于2010年12月27日结婚,而曾艳本人也正是深圳因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今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试图联系曾艳并未成功。
本文链接: http://vigorareview.immuno-online.com/view-742843.html